物流相关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相关 > 正文我国学者对物流的定义
- 作者:admin
- 来源:www.shjd56.com
- 时间:2017/10/12 8:45:50
- 点击数:1
我国学者对物流的发展历史及每个时间段都做出了定义,最早是在1987年,王嘉霖,张蕾丽教授在《物流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物流泛指物资实体的场所(或位置)转移和时间占用,即物资实体的物理移动过程(有形的与无形的)。狭义地讲,物流包括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协作件的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的存放,装卸,搬运和成品包装,到流通部门或直达客户后的入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最后送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就是贯穿于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传递和顾客服务工作的各种机能的整合。1987年,在李京文教授等人主编的《物流学及其应用》一书中,物流被定义为: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
1995年,王之泰教授在《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按用户(商品的购买者,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流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货物处置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1996年,吴清一教授在《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1997年,何明珂教授在《现代物流与配送中心》一书中,定义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配送),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000年,宋华等人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2001年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现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顺应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实现了用户的物流需求。